桌山春雪
桌山春雪·瓦屋山长河村白茶
桌山春雪产于洪雅县瓦屋山山谷杂木原始森林中,海拔1300-2300米。由毛豹皮樟(常绿乔木,高8-15米,胸径30-40厘米;树皮灰色,呈小鳞片状剥落,脱落后呈鹿皮斑痕。嫩枝密被灰黄色长柔毛,老枝黑褐色,无毛。顶芽卵圆形,先端钝,鳞片无毛或仅上部有毛。叶互生,倒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长4.5-9.5厘米,宽1.4-4厘米,先端钝渐尖。基部楔形,革质,嫩叶两面均有灰黄色长柔毛,下面尤密,老叶下面仍有稀疏毛,叶柄长1-2.2厘米,全面有灰黄色长柔毛。)的嫩叶加工而成,叶片面绿背白,故又称白茶,富含芳香油、多酚类化合物,泡饮时清香,滋味醇厚,先涩后甘,滋味浓口劲大。《本草纲目》有“止咳、祛痰、平喘、消暑解渴”等记载。
桌山春雪性甘凉,有兰麝之香,经夜不馊,具醒神、强心、开窍、生津、消暑之功。无兴奋作用,不影响睡眠,且富含矿物质元素,参与人体蛋白质、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,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。特别是消除油脂的功能明显,长期饮用可降血脂、降血压。其中高含量的黄铜类更有驻颜美容之作用。
瓦屋山珍贵特产,百年野放茶,无毒无副作用、无污染、风味佳、纯天然饮品,深受当地村民喜爱,民间俗称“长寿茶”。
历史发展:
桌山春雪茶历史悠久,从古蜀国开始,当地族人就有采制此茶的生活习惯。唐代陆羽《茶经》上有记载“上者生烂石,中者生砾壤,下者生黄土”“洪雅、丹棱制茶方法如蒙顶……”由此看来生于乱石群中的“桌山春雪”在唐代就是四川名茶代表。在明代时期,李时珍曾对本品做过研究,《本草纲目》上对此茶有“止咳、平喘、消暑解渴等功效。”
1908年9月,英国探险家、植物学家亨利威尔逊,登上了瓦屋山,对瓦屋山的植物进行了短暂的考察。后来,威尔逊在他的著述《博物学家在中国西部》一书的第19章,以《瓦山与瓦山的植物》为题,生动地记述了他在大瓦山的奇遇和所见所闻。其中,《瓦山记行》记载了他到瓦屋山的路程经过。
威尔逊在该书中写道: “瓦山是宗教名山峨眉山的姊妹山,海拔高度为11250英尺。从峨眉山顶望去,瓦山像一只巨大的诺亚方舟,船脑高耸在云海之中。从近距离看去,瓦山是由一层层垂直的石灰岩峭壁构成,仅在一个地方存在缺口,瓦山具有一个奇特的平台状峰顶。”他引用了美国自然科学家贝伯尔的话,把瓦山顶恰如其分地描绘为“世间最具魔力的天然公园"。
威尔逊是植物采集者,他对大瓦山的植物特别感兴趣,在植物的采集中,他见到当地的村民平均年龄都非常高寿,有的八九十岁的老人,还精神很好能下地干农活。为此他非常惊讶,经过和村民的交流,他发现原来当地的村民每天都要喝当地的“土茶”。
此种“土茶”,是瓦屋山中的野生树种,生长在无人管理的高海拔乱石群中,分布散乱,但四处却无杂草。当地村民称这种植物为上天的馈赠,把此树比喻为可以袪瘟疫的良药,久服可以成仙。其制茶方法也非常简单,饮后清爽无比,回味无穷。后来,威尔逊离开瓦屋山时,村民把这种神奇的“土茶”赠送了半斤给他,由他带回了英国。只是因为产量少,村民一直都是自留饮用,经过几百年历程,一直未面向市面销售。